一般来说刑事案件处理的方式只有一种,即通过法院判决。如果犯罪罪行是轻微的,检察院可以不起诉,但这种比例也是很小的。大部分都是主动赔偿受害人损失,化解矛盾的,依法可以酌情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那我们接下来先从几件社会上比较多,也比较经常发生的案件来了解下吧。
1、关于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案件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的去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故意伤害罪,是故意的去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对于故意杀人是否判死刑,这得看其被害人的死亡结果和综合全案件情况来考虑。
在对于那些因为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等矛盾而造成的故意杀人犯罪,导致死刑的,一定要慎重。但对于被害人这一方有明显的错失或者是矛盾的激发有着直接的责任的时候,再或者是被告人是有法定从轻的处罚情节时,一般来说,不应判死刑立即执行的那种。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故意杀人的,是被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情节比较轻的,是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是以拘役,管制或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导致他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则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关于诈骗案件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的占有为目的,用隐瞒或者虚构的方法,来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当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情况时,则拘役、管制或者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罚金;当诈骗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则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当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则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关于盗窃案件
盗窃罪,是以非法为目的的去占有,盗窃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扒窃公私财务、携带凶器盗窃、多次盗窃、入户盗窃的行为。
因犯盗窃罪,可依法判处罚财物刑的,则在一千元以上盗窃数额的二倍以下判处罚金;当没有盗窃数额或者盗窃数额无法计算的,则在一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判处罚金。
但要是当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行为人却认罪、悔罪,退赃、退赔等情形,情节轻微的,是可以不被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当偷拿近亲属或者家庭成员的财物时,被谅解了,一般可以不认为是犯罪,可酌情从宽。
4、关于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
拐卖妇女、儿童罪是以售卖为目的的,是以拐骗、贩卖、绑架、收买等行为的方式。此类售卖人被称为“人贩子”,因此这种行为要严惩。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钱财;有一些情节的,是被处十年以上有期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钱财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则判死刑,并处没收其财产。
在生活中,多多关注一些刑事案件。万一遇到类似情况,我们就可以有效的去解决,理性的处置。了解这些刑事案件,可以让我们对善恶有个基本的判断,对社会的法律产生敬畏。